近日,在我國華北地區及首都北京正在遭遇嚴重霧霾的日子里,央視二套《對話》欄目請來了兩撥人,分別代表“新”能源和“舊”能源,展開了一場關于能源行業轉型的討論。
CCTV2 《對話》 20151206 愛上新能源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目前全****都在加快能源轉型的步伐,讓我們看看以下數據:
而作為全****碳排放****,GDP第二的中國在能源轉型上卻出現了“有決心、進展慢”的現狀,在挖掘原因的過程中,為所謂新舊能源代言的代表在成本、觀念、技術和機制這四個維度上進行了爭鋒相對的討論。
成本、觀念、技術、機制
先談談成本,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明確地亮出了觀點:從薪材到煤炭用了將近2000年,從煤炭到油氣用了100多年,現在化石能源被取代可能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技術進步比原來快得更多;德國人在發展光伏的過程中,10年間從50歐分一度電到現在不到5歐分一度電,(我相信)再過20年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金風科技的董事長武鋼提出三個難題:1. 并網難 2.電量收購難 3. 電費結算難。
而李俊峰主任的發言更是一語中的:技術不是問題,我們的問題出在政策上,法國有個規定:所有的電網必須先消耗風電和太陽能,才能買其他的電,所以其他的電都是為風電太陽能進行補充。在德國,甚至出現核電無法調峰,甚至要負電價讓電網幫助銷納,所以這更多是觀念和機制的問題。
技術支持:龍采科技(大連)有限公司---百度阜新地區營銷服務中心(阜新百度推廣、阜新網站建設)
版權所有:阜新曠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遼ICP備16002107號-1